购彩 做一个风轻云淡的好姑娘,不争不抢,不急不躁。再创史!权健追平恒大上港鲁能津门亚冠最佳战绩
(原标题:中国打造证券交易所“一带一路”)
(两会速递)“守珠人”苏伯民:让敦煌走向世界 让世界了解敦煌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赵晔娇)“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敦煌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敦煌,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5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上,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副院长苏伯民介绍了世界艺术宝库——敦煌文化的传承保护最新进展。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石窟遗址,其目前仍保留735个洞窟,45000平米壁画和2000多尊彩塑,是丝绸之路上一颗最璀璨耀眼的明珠。
作为敦煌莫高窟的文物保护工作者,苏伯民坦言,自十六世纪中叶后的几百年间,莫高窟处于一种无人管理的境地,石窟遭受到了比较严重的自然和人为破坏。直到1944年敦煌研究院成立,才开始了对莫高窟的保护、研究、弘扬等各项工作。
![]() |
77年来,是几代“守珠人”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应用各种科学技术,让石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管理,才令明珠逐步恢复昔日光辉。
苏伯民介绍,眼下文物保护工作者正不遗余力地投入到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弘扬等各项工作中。如保护方面,聚焦古代壁画、土遗址等方面的瓶颈问题,申请承担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甘肃省政府已经批准敦煌建立“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的科技平台。
他还透露,以此为基础,敦煌研究院正在申请设立“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希望国家在“十四五”科技规划中,将文物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给予充分保障和支持。
在研究方面,苏伯民称,敦煌研究院正筹备启动敦煌文化价值体系和敦煌与丝绸之路系列课题研究,发掘和研究敦煌文化和丝绸之路沿线历史遗存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
文物科技兴起的当下,敦煌研究院亦运用AR和数字孪生技术,实现了莫高窟智慧导览和“窟内文物窟外看”的参观模式。
“我们还运用云展览、融媒体传播等多种传播方式,不断创新敦煌文化的传播途径和弘扬模式。”苏伯民说。(完)
全省现有无现症病例区(低风险县<市、区>)147个、散发病例区(中风险县<市、区>)36个,无社区暴发和局部流行区(高风险县<市、区>)(过去24小时新增邛崃市、高坪区、安岳县为低风险县<市、区>)。
截至3月10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16145例(其中重症病例4492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61475例,累计死亡病例3158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0778例,现有疑似病例285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675886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4607人。